【党建引领】红色赋能以红领专——慈善站专职社工“学习强国”学习纪实(二十三)

【时间】:2025-02-07  【阅读】:348 次  【发布】:江阴市慈善总会

【党建引领】红色赋能以红领专——慈善站专职社工“学习强国”学习纪实(二十三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学习、建设“学习型大国”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强江阴市慈善工作站专职社工党性工作,用党建引领公益慈善和社会工作,在江阴市民政局和江阴市慈善总会的指导下,江阴市慈善工作总站持续开展“用好‘学习强国’落实每周一荐”活动。

注重“学”“思”“用”结合

红色赋能

以红领专

下面跟着小编脚步

一起来看看慈善社工们的学习成果吧!

 

 

《京沪公司宁扬管理处:“基础课程+定制套餐”,让培训有“知”有“味”》

 

推荐来源   

来源:学习强国APP—江苏学习平台

推荐者:江阴市顾山镇慈善站社工  王佳琪

推荐时间:2025-01-08

原文链接:《京沪公司宁扬管理处:“基础课程+定制套餐”,让培训有“知”有“味”》

 

推荐理由   

近年来,江苏交控所属京沪公司宁扬管理处坚持将强化职工教育培训作为实现营运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创新搭建“基础课程+定制套餐”培训体系,通过聚焦管理需要,设置多元基础课程、聚焦赋能提效,定制专题套餐、发挥主观能动,教学相长促进提升等形式,保证学习需求精准对接,培训内容精准滴灌,真正让培训教育成为职工快速提升的充电站和助力器。 

 

学习心得   

宁扬管理处的培训模式值得借鉴:在对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社区工作者等主体进行培训时,在普适性基础课程的前提下,遵循精准定位的培训思路,充分考虑培训设计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广泛征求培训对象的意见和需求,量身制定个性化培训套餐;围绕重点任务和时事热点,动态改进培训计划及内容,开展专题、专项培训;充分发挥内部人才资源优势,打造专业知识与授课技巧高度契合的内部培训讲师队伍,提升内部“造血”功能;采取“带头讲+重点讲+深入讲”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培训对象及时发现自身短板,改进工作思路举措,提升服务技能和专业能力;最后,应注重设置心理咨询人员,及时疏导培训对象心理压力,保障其身心健康。

 

 

 

《江苏镇江润州:“家门口慈善”让帮扶更精准有效》

 

推荐来源   

来源:学习强国APP—慈善公益时报

推荐者:江阴市祝塘镇慈善站社工  陶琰

推荐时间:2025-01-15

原文链接:《江苏镇江润州:“家门口慈善”让帮扶更精准有效》

 

推荐理由   

文章聚焦江苏镇江润州“家门口慈善”这一创新举措,打破传统慈善模式,将慈善服务延伸至居民家门口,满足了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需求,对各地慈善事业发展极具借鉴意义。通过一系列具体事例,如倪大爷接受失眠治疗、残疾人在快乐工作坊忙碌等,直观展现了“家门口慈善”针对老年人、残疾人、低保户等群体精准帮扶的成果。同时,文章详细阐述润州区推动“家门口慈善”时构建的完善服务体系,如慈善社工站一体化运行、“慈善+社工+志愿者+网格员”服务体系以及“1+3”帮扶专班,为其他地区开展慈善工作提供清晰操作模板,实践指导价值极高。此外,文中列举的累计解决500余件群众问题、投入670万元资金、受益群众达13万余人次等数据,客观准确反映“家门口慈善”的规模和影响力,有力增强内容的可信度与说服力。

 

学习心得   

我们需要深化慈善理念认知,慈善不再局限于物资捐赠,“家门口慈善”以百姓需求为导向,在助老、助残、助医、助学等多领域精准服务,凸显出精准对接需求对发挥慈善最大价值的重要性。除此之外,我们还需积极探索新模式,还要构建完善的服务体系和工作机制,才能让创新落地。“慈善+社工+志愿者+网格员”服务体系以及联合慈善单位开展工作,体现出整合各方资源、凝聚力量的强大作用,可见在公益活动与解决复杂问题时,整合资源十分关键。针对老年人、残疾人、低保户等群体开展慈善工作,也强化了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注责任,有助于构建更加公平、和谐、温暖的社会。

 

 

《互联网公益助力发展中国公益慈善新生态》

 

推荐来源   

来源:学习强国APP—学习平台

推荐者:江阴市慈善站社工  张徐榕

推荐时间:2025-01-22

原文链接:《互联网公益助力发展中国公益慈善新生态》

 

推荐理由   

本文概述了中国互联网公益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从初步探索到成熟发展阶段的转变。自2004年《基金会管理条例》出台后,互联网成为公益慈善筹募的重要渠道,而“99公益日”的推出标志着互联网公益进入新的发展机遇期。通过技术创新和新模式的引入,互联网公益不仅提高了公益项目的可见性和参与度,而且促进了社会议题的系统解决,形成了一种新的公益生态。文章强调了互联网公益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升国家现代化水平中的重要作用,并展望了未来十年互联网公益高质量发展的美好蓝图。

 

学习心得   

中国互联网公益已经走过两个十年,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已经从传统的募捐、筹款,拓展为行走捐、阅读捐、答题捐、企业配捐等多元性和趣味性创新方式。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互联网公益与社区慈善不断碰撞,激发出更多创新活力,让公益变得更加具象,更加触手可及。当然,互联网公益的发展仍伴随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而互联网公益所爆发出的巨大影响力也在不断推动整个社会和行业进行总结、反思。相信在政策法规不断完善、社会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公众参与热情不断上涨的大背景下,互联网公益也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下一个十年,我们需要以长期主义的决心,与每一份善意一起,共创有韧性、可持续的公益未来,让公益融入日常生活,如涓涓细流,长长久久。

0510-86021809

关注官方微信